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4/、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机关、单位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过程中,决定公开需要保密的事项,正式公布时视为解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第十八条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 期限、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及时变更。
3、 公文中的密级划分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条规定,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1、绝密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2、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3.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国家秘密,泄露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1。国家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和对外承诺的秘密事项保密;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7.国家保密行政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4、密级和 保密 期限是多久?被划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一般来说,绝密不超过三十年,机密不超过二十年,秘密不超过十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秘密-1 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特点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以必要的期限为限;如果期限无法确定,则应确定解密的条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保密-4/的国家秘密绝密不得超过30年,-2/不得超过20年,秘密不得超过10年。
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一条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接收、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护、销毁,应当遵守国家保密的规定。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保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或者摘抄;发送、接收、传输和执行时,应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秘密 保密 期限是多少年法律解析:机关、单位应当按照保密事项范围保密-4/的规定确定特定的国家秘密;保密未规定事项范围的保密 -4/,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法律保密-中规定。如果保密-4/无法确定,则应确定解密条件。国家秘密保密-4/,自标注的签发日期起计算;无法注明出处、去向的,确定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其知悉的机关、单位和人员,自通知之日起计算。
如果期限无法确定,则应确定解密的条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保密-4/的国家秘密绝密不得超过30年,-2/不得超过20年,秘密不得超过10年。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4/、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机关、单位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过程中,决定公开需要保密的事项,正式公布时视为解密。
6、秘密级文件最长 保密 期限一般来说,秘密文件保密-4/的最长时间是10年。绝密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 期限一年及以上的,按年计算;保密 期限一年内,以月为单位。国家秘密保密-4/自标注发布日期起计算,不能标注发布日期的国家秘密自通知密级和保密-4/之日起计算。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十五条:国家秘密-1 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特点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为必要的-4;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保密-4/的国家秘密绝密不得超过30年,-2/不得超过20年,秘密不得超过10年。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4/、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机关、单位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过程中,决定公开需要保密的事项,正式公布时视为解密。【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基于目前的资料和我对法律的理解。请仔细参考!
7、 公文密级和 保密 期限的正确标注方法是?根据党政机关规定公文格式GB/T97042012、公文如需标注分类和保密 期限,一般使用3号黑体字。保密 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的公文 home page布局示例。《党政机关办理工作规定》第九条公文-0/一般由件号、分类和保密 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文号、文号、签发人、标题、主题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