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行政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行政公文格式的基本要素包括:确定公文中水平距离的长度单位,其次,公文格式要符合规范,(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公文类型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的“三要素”,公文的格式要求(简称三要素):标题、正文和版本。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部分,它描述了公文的具体内容,是公文中最重要的部分。
公文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一般由公文名称、文号、签发人、紧急程度、密级等组成。我国行政公文共有12大类13种,一般由头、体、尾三部分组成。主送机关又称抬头和上款,是指公文的主受理机关,即负责主办或答复公文的单位。
公文格式有十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发文机关身份、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日期、公章、主题词、发文单位和发文时间,其他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公文写作格式(1)前缀:一般由公文数量、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文号、签发人、会签人等要素组成。公文由三部分组成:标题、正文和结尾。
标题:包括公文的主题和名称。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主题:一般由标题、发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撰写时间、印章、注释等要素组成。公文一般由标题、文号、签发人、密级和紧急程度组成,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每一份公文都适用于一定的范围,表达一定的内容,不能相互混用。例如,如果需要批准,则不能使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