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是“一、二、三”。第二层是“(1) (2) (3)”。第三层是1,2,3。第四层是(1)(2)(3)。五楼是① ② ③。扩展信息:注1。阿拉伯数字后用黑点;第二,汉字和数字后面有一个停顿;3.在“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四、括号内的序号和圆圈内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等。
第一层是“一、二、三”。第二层是“(1) (2) (3)”。第三层是1,2,3。第四层是(1)(2)(3)。五楼是① ② ③。常用公文格式:公文一般为文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签发机关文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签发机关签名、成文日期、印章、备注、附件、抄送机关和打印。
公文打印副本的序列号。涉密公文要标个号。(2)保密级别和保密期限。公文和保密期限。保密公文应当根据密级标明“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公文交付和处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注“特急”、“特急”,电报应分别标注“特提”、“特急”、“特急”、“普通”。(4)发证机关的标志。
公文的格式参考了公文的整体格局和公文的外部组织形式。公文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要求结构完整,标识准确,各单元之间一致。为了提高公文的质量,党和国家对公文的格式作了具体规定。例如,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办法》第三章“公文格式”规定:“公文一般以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签发机关、文号、签发人为标志。
根据以上内容,公文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眉头、主体、盘录三部分。眉是文件前缀,又称文件前缀,由公文份数、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签发机关标识、文号、签发人等项组成。(1) 公文份数。指公文印本的编号,标记在文件第一页的左上角。(2)保密级别和保密期限。秘密分为秘密、机密、绝密,在正文第一页右上角标注。
附录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办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办理公文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行政机关第二条(含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样式的文件,是依法行政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办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简便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第五条公文经办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第六条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办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加强对办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第七条各级行政机关办公厅(室)是公文办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公文办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公文办理工作。
公文写作标题一般为2号小标宋体,正文字体大小为仿3号宋体,特定情况下可适当调整。另外,公文内容一般安排在每边22行,每行28个字。公文 写作字号要求标准格式公文一般由字首、份数、密级、紧急程度、文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主题词、抄送机关、打印组成。
1。发文管理注意事项: (一)草稿1。公文注意A4纸,将WORD页面设置为上面3.7厘米,下面3.5厘米,左边2.8厘米,右边2.6厘米。2.公文标题标注宋二号(无需加粗)。公文正文仿照微软雅黑三号,如果正文中有需要强调的标题,不要仿宋体黑体,要黑体。段落间距是30磅的固定值。3.电子公文无需署名,书面时间必须为中文格式。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无误。引用公文时,应先引用标题,再触发文号,文件编号应在文件标题后的括号中标明。如《绍兴市国家税务局关于XX 2004年工作的通知》(绍国税发〔2004〕444号),5.草稿公文结构层次号,第一层是“我”,第二层是“(我)”,第三层是“1。”而第四层是“(1)”,公文中的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但书写时间、某些结构层次的序数、词、词组、成语、缩略语、修辞句中用作语素的数字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