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秘书写作格式与技巧整理的。欢迎阅读。秘书写作格式与技巧【秘书写作格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颁发的公文中各要素的通用纸张要求、印刷要求、排列顺序和标注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颁发的公文本。其他机关可参照执行。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的格式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中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所有标准都将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索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用纸格式尺寸》。3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3.1字标识公文中水平距离的长度单位。一个字指的是一个汉字所占的空间。3.2线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公文。这个标准以3号的高度加上3号高度的7/8倍的距离作为参考线。
5、 公文 写作教程:第十三章商洽、纪要性 公文(1第一节信函的含义和特点(1)信函的含义信函是公文中唯一的并列文本,行政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都将其列为主要语言。《国家行政机关办法公文》对函件的作用描述如下:适用于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协商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中国共产党(中共)市机关工作条例》公文办理中对信函的定义也类似:用于机关之间讨论工作、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
很容易理解,一个系统内的对等机关不是下级机关;另外,双方在行政上或组织上都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业务上也不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这些都不隶属于机关,无论双方级别如何。互不隶属的机关之间,上级机关不能对下级机关作出指示或指导公文(个别甲骨文通知除外),下级机关无需向上级机关发送指示和报告。如双方需要协商或请求批准,应使用“函”的并列式。
6、 公文 写作教程:第十一章呈请性 公文(一第一节请示——请示的含义及适用范围(1)请示的含义是党政机关广泛使用的一种上升趋势。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办理办法》,其中第九条第九款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批准。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国共产党机关事务处理条例公文》,第七条第九款也对请示作了同样的规定: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批准。
7、如何学会简单的 公文 写作技巧11第一,要注重学习。首先要向有钱人写作有经验的老领导学习。比如我以前的办公室主任就是个老笔杆子,从部队到地方写的材料可以说是麻袋装。领导写的东西,一般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动。每次写完材料,我都很恭敬地向他请教,他也很热情,有时候直接修改。做了十几年的材料,深深体会到写公文和做材料的不容易。最后一年,我自己做了一个公文-1/材料系统。
8、 写作文字格式1的格式是什么?公文 * * 公文格式和公文字号标准公文纸张一般采用国内16开型,建议采用国际标准A4型。安全级字体:一般使用3号或4号加粗字体:字体和字号与安全级相同(3号或4号加粗字体):大号加粗字体、黑色变体字体或标准字体、宋体套色(一般为红色)字体:一般使用3号或4号仿宋体发行人字体:字号与文件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标题字体:字号一般。
9、 公文的 写作要求(字体格式,字体大小,行间距1,标题:2号方正大标宋(荡口公文),2号方正小标宋(正口公文);2.正文:一级标题3号仿宋体,3号加粗字体,二级标题3号斜体,三级标题3号仿宋体可以加粗;3.行距:设置页面为上37mm,下35mm,左28mm,骨架26mm,每页22行,每行28字,行距28点(字)。如果使用A3纸进行四面打印,请将其设置为左侧27毫米,右侧27毫米。4.公文的各种排版要求,要求国家有专门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符合2012年7月新的《党政机关处理规定公文》。
根据上述国家标准,公文的标题一般为2号小标签形状,排列在红色分隔线以下两行的位置,居中排列一行或多行;回行时,字的意思要完整,排列要对称,长短要合适,间距要适当。标题排列应该是梯形或菱形。"文本公文 is "公文主页必须显示该文本。一般在主送机关名称的下一行用“宋体仿”3号字排列,每个自然段用“留白”二字,回顶一字。
10、 写作文件的格式要求1。通用公文通用公文格式书写规范对格式和字体有什么要求:1。文章标题:宋体,二号,黑体,居中。二、文章标题与文章标题之间,有一个空行,空行的字体要求是:粗体、三、空。第三,文章第一个标题是“大胆”、“三号”、“空”。第四,文章的第二个标题是“仿宋”,“三号”,黑体空行,标题后无符号。第五,3号文章标题:仿宋体,3号,阿拉伯数字“1”,后面是一个小黑点。”,即“1。”,而且这个标题是以句号结尾的,就是,“。
六、文章的署名:正文结束后敲四个回车,署名的内容在右边。扩展材料:公文语言要求:1,使用标准的书面语言。公文 写作一般不用口语、方言或白话,使文字庄重;经常适当的运用一些文言词语和成语,文笔结合,更为简洁、凝练、严肃,2.公文特殊术语应用广泛,如开头语、称呼语、恳求语、处理语、咨询语、表达语、连接语、结束语,还有一些学过的文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