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批复的性质和特点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公文请求的答复,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指示性:1。批复来自上级机关,代表上级机关的权力和意志,对请示的单位具有约束力,特别是对重要事项或问题的请示批复,往往具有明显的法律作用。2.有的放矢。所有批复必须是针对下级请示的事项发出,内容简单,针对性强。
批复的目的是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因此,批复表明态度后,一般还应说明方针政策和执行中的注意事项。2.批复 写作1和批复的标题需要特别强调:(1)关于发行单位。批复的发布单位是正文的主体,既不能省略,也不能随意缩写。(2)关于病因。批复的原因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方式是用介词“约”表示有关范围,加上请示事项或批复,如“1991年XX月国务院关于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规划要点的批复”;另一种是在“关于”和请示或批复之间插入一个表达动词“同意”,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开放航空口岸的批复号”。
4、 公文 写作规范1和公文(1)公文的基本知识,是公文的简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使用的文体。公文以其特定的写作程序和写作格式,是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党的法规法令、指导和协商工作、请示和回答问题、汇报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写作工具。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文体。
从狭义上讲,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公文中规定的13种行政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处理条例》公文中规定的14种党的领导。广义公文涵盖了所有的一般公文和特殊公文。所谓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常用的-1;所谓专属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公文专用公文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如外交公文、法规公文、司法公文、经济公文、公共关系/12344。
5、 公文 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公文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令;第二,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和工作规律。三。公文的编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延和积压。四、字章必须准确、严谨、生动、形象。注意以下几点:(1)组织要明确。公文内容要主次分明,纲举目张,层次分明,突出中心,一目了然。
(3)选词造句准确。公文注意提法和分寸,措词要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人。(4)推理要有逻辑性。公文的观点要明确,概念要准确,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造成工作的模糊和拖延。(5)句子要符合符文法,通俗易懂,注意修辞。不要编造一些难以理解的缩写,对于通常使用缩写的单位要使用全称。(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