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献身保卫和建设祖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以下简称军人)、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军人家属是本条例规定的抚恤优待对象,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尊重抚恤优待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军人抚恤优待事业进行捐助。第四条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和加强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军人抚恤优待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中央和地方安排的军人抚恤优待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4、如何搞好征兵 优抚工作拓宽兵源,调整征兵比例。中国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主要来源于每年的新兵征集,志愿兵为士官,来源于义务兵的选拔改造和非军事部门的征兵。就义务兵征集而言,随着高校扩招、社会职业技术培训增加和大量城乡青年外出打工,大量优秀适龄青年被分流,使优秀士兵基数逐年减少。比如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90%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上大学。
义务兵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士官作为基层战斗力骨干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大多数士官都是从义务兵中选拔培养的。随着军事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青年加入军营。因此,当前应拓宽兵员来源,增加招收非军官的比例。第一,提高大学生征兵比例。鼓励大学生入伍,适当放宽大学生入伍的年龄、视力、身高体重等自然条件,逐步将征兵主体从传统的社会青年向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专学生、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转移。
5、 优抚 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优抚 安置社会工作优抚安置工作is优抚工作和安置。优抚社会工作是指在优抚领域内开展的社会工作;安置社会工作是指在退伍军人领域开展的社会工作安置。优抚 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优抚社会工作主要内容:在革命伤残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军队疗养院开展的社会工作;在荣军医院和慢性病退伍军人疗养院开展的社会工作。
优抚社会工作和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能,帮助因个人、自然或社会原因造成生活严重困难的社会成员,在获得物质帮助的同时,获得精神提升和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摆脱生活困境或减少生活困境的负面影响,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