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文格式的组成公文格式的组成包括:(1)发证机关标识(前缀,红色抬头)(2) 公文份数(3)安全等级(4)。签发机关签章(11)书写日期(12)印章(13)备注(本文件送xx级)(14)主题词(15)抄送单位(16)打印机关及打印时间打印纸张及技术要求:a4纸(297x210),正文采用3号仿宋体,每页22行,每行28字。
注意:年份不能省略,两边用六角括号;流水号不得填伪数字,不得加数字。3.公文标题标准:签发机关 签发原因 语言。对于任何带有红色前缀的文件,可以省略发证机构的名称,因为已经指明了发证机构。特殊形式:(1)发证机关 语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发文机关 转发文件名 语种,也称转文标题,用于转发文件。4.撰写日期日期确定原则:(1)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4、 公文 写作要求公文写作要求避免冗长空洞,提倡写短文,避免“三旧”,力求“三新”和适当细节,做到突然袭击,紧扣主题,统一材料和观点。一、忌长篇大论、空洞无物,提倡写短文。目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文章冗长空洞。空谈多;有很多叙事过程;一切都有保障。如何克服这些问题?首先要树立“生动、清新、有力的马列主义文风”,尤其是在写作方面。要少说空话套话,写公文更短,更实在,更精确。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所以要着眼于我们在基层要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做什么工作,所以要注重公文的实效性。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结合本单位实际。内容要充实,提倡写短文。党的十五大报告、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报告也不过一万字左右。第二,忌“三旧”,力求“三新”。
5、 公文 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要注重学习。首先要向有钱人写作有经验的老领导学习。比如我以前的办公室主任就是个老笔杆子,从部队到地方写的材料可以说是麻袋装。领导写的东西,一般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动。每次写完材料,我都很恭敬地向他请教,他也很热情,有时候直接修改。做了十几年的材料,深深体会到写公文做材料的不容易。最后一年,我自己做了一个公文-2/材料系统。
6、 公文 写作中选择文种的主要 原则是什么公文选择语言:一是根据发文内容,二是根据收件人,三是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公文语言选择:一是根据发文内容,二是根据收件人,三是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为了使各类公文具有稳定的性质和特定的用途,并使更多的人对这些性质和用途有准确的认识,以便于对公文进行正确有效的形成和处理,人们客观上有必要对每一个常用的公文给出一个能大体表明其性质和用途的统一规范。
狭义公文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分别正式规定的语言文字。(2012年新措施)[1] 公文类型主要包括:(1)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定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改变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3)订单(Orders),适用于行政法规、规章的颁布,重大强制措施的宣布实施,军衔的授予和晋升的批准,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奖励。